手机彩票网

您的位置: 手机彩票网 > 學科建設
《光明日報(理論版)》2021年度熱門文章發布,我院多篇入選時間:2022/01/11 14:08:06

近日,《光明日報(理論版)》整理推出2021年度百篇熱門文章,我院學者沈壯海、項久雨、劉水靜等撰寫的文章榜上有名。

據悉,《光明日報(理論版)》2021年度百篇熱門文章是由光明日報理論部根據文章在微信公眾號平臺受歡迎程度,綜合社會反響等因素,對理論、哲學、經濟學、國家社科基金、史學、黨史、世界史各專刊文章進行整理而成。

 

沈壯海教授、劉水靜副教授《人類文明新形態的中國宣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這一科學論斷,立足人類社會發展與文明演進的歷史大局、時代大勢,發出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的中國宣言。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明形態。這一嶄新文明形態,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而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在充分吸納包括歷史上中華文明在內的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基礎上的嶄新創造,豐富了人類對文明發展的規律性認識,拓寬了人類文明邁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為促進世界文明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項久雨教授《百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必須隨著實踐發展而發展,必須中國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百年歷程,書寫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偉大篇章,推動了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的偉大覺醒,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由被動轉向主動。一百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了眾多彌足珍貴的歷史經驗,內在蘊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本質規定性,為繼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提供了重要的歷史啟示。

 

劉水靜副教授《講好大思政課的道、學、術》(與談)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這一重要講話意涵豐富、直抵人心,為思政課進一步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劉水靜在與談中闡述了自己對大思政課理念,講好大思政課的重大意義、主要內容、方法途徑等核心問題的理解。他認為,大思政課作為習近平總書記最新提出的思政課建設理念,是思政課教師更好落實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等要求的重要遵循,是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更好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等指導原則的重要抓手。新時代建設好大思政課,要堅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推進課程定位融入大局、教學內容緊跟大勢,真正把思政課辦成闡釋中國之治的理論大課、呈現中國奇跡的實踐大課、激發青春擔當的時代大課。